中国道具网 - 道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军运会开幕式幕后:舞台安全、道具切换全靠这600余名官兵双手擎起
T.biz | 商业搜索

军运会开幕式幕后:舞台安全、道具切换全靠这600余名官兵双手擎起

信息来源:doojoo.com   时间: 2021-05-15  浏览次数:18

军运会开幕式幕后:舞台安全、道具切换全靠这600余名官兵双手擎起

图为官兵们将翻板上的岩石更换为小麦。 赵国斌 摄影

中国网武汉10月22日讯(记者 裴希婷 通讯员 吴旭 程小冬)“你的双手擎起了安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杨笑洋亲笔签名的太阳帽送给了一群“地下工作者”。这群人身着黑衣,打扮精干,听口令拧开开关,在雾森的掩护下切换景物,6分钟内能将22块总重达6600斤的翻板上的道具进行切换,排演过数次却从来没看过一次舞台之上的演出……他们是来自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的600余名官兵,担负军运会开幕式演出景物切换、道具搬运等保障任务。因为工作在舞台之下,他们笑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据了解,整个地下空间面积约3万平方米,包含25个人员通道,74块小麦翻板,22块岩石翻板,11块大树翻板,9块房屋翻板,29个雾森系统,1个河流升降平台,和37个景物升降平台。 它们主要靠600余名舟桥兵通过人力进行翻转,实现景物切换。

就拿“江山如画”这个节目来说,你可能为舞台上突然出现的小麦和辛勤耕作的“农民”而感到震撼,不过,更令人震撼的是舞台下发生的一切:官兵们要在6分钟内将22块翻板上的岩石换成小麦,其中每块翻板面积为16平方米,重约300斤,需要6个人同时作业。 但支撑翻板的立柱之间距离狭窄,翻板卸下移动时仅有不足20厘米的剩余空间,官兵们同时作业,相互撞车不可避免。

军运会开幕式幕后:舞台安全、道具切换全靠这600余名官兵双手擎起

图为官兵正在托举道具。 赵国斌 摄影

由于舞台下面作业环境恶劣,保障难度大,涉及人员多,整齐度要求高,一旦有差错,台上的演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导演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一定要把这项任务交给最托底的人。

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600余名官兵就临危受命,担负起了舞台之下的保障任务。第一次“岩石”换“小麦”,他们用了半个多小时,而按照设计要求,上一个节目一结束,必须在6分钟内将景物切换完毕。官兵们跟这些“小麦”和“岩石”较上了劲。

“太难了!”谈起第一次练习时的场景,该旅五营营长成先明苦笑着摇头,“仅卸下1块翻板就耗费了7分钟,所有板子换完用了半个多小时,远远达不到导演要求。把问题反馈给施工方,他们也束手无策。”

为了完成任务,舟桥旅的官兵现场召开“诸葛亮会”。有的同志提出用固定卡槽替代固定栓来提高作业效率;有的认为需要在翻板下加保险杠,以确保安全;有的设想在立柱上加一个把手,或许能提升作业灵活性……

舟桥兵本就天天与钢结构、机械设备打交道。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6分钟,反复试验练习后,官兵们3分钟就可以完成景物切换。

军运会开幕式幕后:舞台安全、道具切换全靠这600余名官兵双手擎起

军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深受感动,赠送官兵亲笔签名的太阳帽。

分秒必争的高效作业之外,还有枯燥无味的漫长等待。

安全员蒋高原的职责,是排练开始前检查舞台螺丝、卡销,提醒候场演员注意事项。无聊时,蒋高原会竖起耳朵听台上的脚步声,根据背景音乐的切换判断节目的变化;通过场下的道具和演员的服饰,猜测节目的内容。而因为保密要求,他从来没有上台看过节目,也没看过一场排练。

“每天下午1点半从营区出发后,凌晨3点左右才能回去,工作时间达14小时。”保障部副部长梁毅说。最难熬的还是武汉的8月,连续高温橙色预警,舞台下空间密闭、尘土飞扬、噪音不绝,这样的环境里,等待最挑战官兵们的承受上限。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道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